古玩世界现状如何
民间有俗语:“七十二行、古董为王,”“乱世的黄金、盛世的古董。
”人把古董看得重,最基本的原因是古董值钱、保值、增值。
这几十年来,人的生活好了,钱多了,古玩市场一度时间红火的厉害。
朋友相见,若不谈古董便显得没意思。
也是的,古玩市场遍地开花,北京的潘家园、西安的书院门、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、武汉文物监管品市场、大连古文化市场、广东中山巨龙古玩城、郑州古玩城等等一个一个火爆得很。
再说古玩,毕竟不像水果蔬菜那样一茬一茬由地里往出长,它是前人留下的物质文化遗存,有的在地下,有的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。
要把在地下埋着的东西弄出来,那实在是一件见不得阳光的的事情。
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拿到市场上买卖,这很有些败家子的味道。
所以,古玩最初的交易大体上不算太光明,老百姓不是先前的皇帝,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心仪《兰亭序》,吃不好睡不香,让人把它弄到了自己手里。
他可以,普通人哪有那个本事。
清代乾隆皇帝爱画画、爱题字、爱写诗、更爱收藏。
就是这位弘历皇帝,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爱收藏,最有能力收藏尽天下奇珍异宝的人。
他的藏品相当一部分是他爷爷留给他的,另外一部分是自己搜罗而来的,有回他出巡时,礼部尚书沈德潜为了讨好,就进贡了唐寅山水一卷、文征明山水一卷、董其昌行书两册、王翚山水一轴、恽寿平花卉一轴、王鉴山水一轴,就连和珅进贡的金佛都“长可数尺许,舁入阙中”。
虽然他的收藏通古贯今,可有不少一部分流失到了海外(比如圆明园的鼠首兔首铜像就是他的旧藏)。
当代人经济意识强,看到有人玩古董挣钱了,不少人跃跃欲试。
老祖宗的东西实在有限,心野者便开始造假。
前些年,一枚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在英国人那里拍卖出了天价,心痒痒的人太多,竟至于潘家园市场上的假元青花纷纷上架。
人生如百戏,古玩市场上的戏更大,正应了“假作真时真亦假,真作假时假亦真”的古训。
元代吴莱在《陈彦理昨以汉石经见遗》诗中说:“横山先生多古玩,太学石经分我半。
”人们对古玩的兴趣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,目前全国有超过八千名收藏者便是证明。
可能够收到珍品者实在是寥寥。
于是,古玩市场出现行帮现象,交易买卖如暗流涌动,鬼货、荒货、水货、贼货、新货、开门假、开门、瞎货、打眼、一眼假、掌眼、开眼等等黑话让初涉者云里雾里。
话说回来,若是陶冶性情,收藏古玩但也无妨。
若要投资赚钱,定当要三思而后行了。